两大科技港股,不同的做法,一样的目的。
文 | 宋长乐
如果说腾讯正在一步步弱化“游戏公司”的帽子,那么,美图则是在试图摆脱“卖手机吃饭”的影子。
腾讯和美图,两大科技港股前后发布了2017年度财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两家公司的财报都有一个共同点:核心业务营收占比下降,其他业务营收增长迅猛。
今日,美图发布2017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美图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5.275亿元,同比增长186.8%,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业绩双丰收。
其中,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2.2%,实现营收7.87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6.6%提升至2017年的17.4%。
在财报会议上,美图创始人兼CEO吴欣鸿多次强调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很显然,美图不想让外界认为它只有手机业务赚钱,挖空心思要把自己认定为一家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公司。
美图董事长蔡文胜多次在公开场合把美图比喻成腾讯,产品矩阵、用户规模是它盈利的筹码,现在看虽然言之过早,但也初见端倪。
腾讯和美图两家公司,虽然聚焦的领域完全不同,但某种意义上逻辑却相通,都有一种摆脱偏科生的执念。
腾讯的核心聚焦在社交领域,但一直以来赚钱的是游戏;美图的核心产品矩阵是几十款工具App,但赚钱的却是手机。
在2016年之前,腾讯游戏业务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均超过50%,前不久公布的2017年全年财报显示,游戏占总收入占比首次下降至37%。
对于一些分析师来说,这不是一个好预兆,因为它可能意味着腾讯的现金牛游戏业务增长乏力了。
但你会发现,腾讯2017年Q4财报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净利润达到了105%的增幅,创历史新高。
游戏占比下滑,利润并没有减少。
与此同时,社交网络收入增长45%至155.80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于订购视频流媒体及直播等数字内容服务与游戏内虚拟道具销售的收入增长。除此之外,诸如支付相关以及云服务等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121%至140.84亿元。
显然,腾讯多元化的布局在财报上有了明确的显现,游戏的标签正一步步被弱化。
对于美图来说,作为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港股科技公司。2016年全年报告显示,美图智能硬件营收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3.4%,其他业务的营收比例低的可怜。2017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智能硬件(美图手机)的营收仍然占据了88%。
如今,智能手机营收的比例逐步下降到82.6%,互联网服务总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6.6%提升至2017年的17.4%。
手机销量方面,2015年美图手机的全年销量为 38.78 万台,2016 年销量为 74.83 万台,2017年的总销量为157万台,也是呈现逐年增长。
和腾讯游戏业务一样,美图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大涨,但占总营收的比例均在逐渐缩小。
腾讯和美图,虽然有很多维度不具备可比性,但目的却是一致,都不想再做偏科生。
为了摆脱“只会卖手机养家”的公司印象,美图花了不少力气。2017年11月,美图挖来原微博商业化操盘手程昱,任命其为COO(首席运营官),负责美图的整体商业化。
在增长强劲的广告业务层面,吴欣鸿表示美图采用了独立设备识别系统,连通了美图所有的App,从而帮助广告主进行精准投放。同时,2018年美图还会陆续推出更多的广告产品,比如信息流广告和非标广告,同时将推出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包括游戏、阅读、抓娃娃机、超级会员等服务。
事实上,也就是在一年前,2017年3月24日腾讯刚发完财报就公布一项重磅人事调整。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将出任腾讯广告主席、集团市场与全球品牌主席,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兼任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
这样的调整,让任宇昕可以直接整合SNG、IEG的能力给OMG,第一次让OMG和其他的集团大事业群打通。以前的OMG,某种程度上像一个卖广告的小公司,但现在腾讯要把它做成一个“广告集团”。
如今的腾讯,开始在游戏业务之外与对手硬碰硬,比如最近在短视频领域PK今日头条,智慧零售对标阿里。
在2016年全年财报发布时,腾讯还是个偏科生,一年过去显然不是了。美图则像更早期的腾讯,正在经历从PC—App—AI的跳跃,开始把产品转化为赚钱的能力,从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转型成人工智能公司。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都不想做偏科生。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中关村e谷(忻州)大学生创业园是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育基地,承载着探索“互联网+”新模式的社会责任,将引领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潮流,成为互联网思维、新技术能力、中关村创新理念综合资源与地方经济全面高效融合的样板示范工程。
查看更多